迟早要还的
反
网支点属性实际上就是在用层码,今天还是在不断思考中只得出这个结论。
我又回顾了好几种手法,尝试再摆弄一番,最终还是太过于集中注意力,感觉眩晕得要吐了。
可以这么想:反人性的东西其实就是等那一刻,人们都以为或者说侥幸地认为自己不会那么倒霉、自己不会那么幸运。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我发现这句话用来形容交易中最内在的部分是非常恰当的。
最神奇的就是这句话:我知道它一定会来,但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 在某篇文章中笔者也用等公交车打过比方,固有的良性思维还是将我拖到这上面来,所以最大的难题其实不难。
爆仓的行情总会来,但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反过来:暴利的行情总会来,但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来
这两种现象只会发生在两种极端的人身上,如果不那么极端应该怎么做?这是笔者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对于前者,在此不再多说了,而对于后者,切实可行的方法还是看你自己和一定的运气,
不论什么样的盈亏比:都有一个字——扛。许多人不大喜欢这个字,笔者希望在此重新定义一次:
扛:是指任何期望值的系统在走完一次回报周期之前交易者所处亏损时期的承担行为。
要扛多久,怎么扛就是最大的学问了。
首先,要扛多久? 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你做界定的盈亏比,比如10:1 ,2:1 前者连败肯定比后者多,那么前者扛的周期就比后者要长,
其次,怎么扛?这和笔者接下来要解释的东西有关。
重点
试想一下,是否存在一种完美的每笔期望值为正的可能?为什么盈利者按月或者按年来算,而不平均到每日来算?实际上这种情况是无法实现的,比如说一个交易中月收益5%以上,一个月20多个交易日,每日0.25%。如果要他每天做一笔,每笔都收益0.25%几乎是不可能的。 回到上面第一个问题中的盈亏比上来10:1 ,2:1 或者 1:1 ,如果是1:1 就真能保证交易胜负的结果是均匀的吗?
由此能想到什么? 市场应该就分两种情况:均匀与不均匀(大数与小数),如果盈亏比是10:1,还是分均匀与不均匀,盈亏比本身促成的胜负分布不均的部分被包含在均匀中,10:1,胜率低是一种常态,是均匀的。连败多这种不均匀的状态属于本身制造与市场的不均匀无关。所以改变盈亏比 并不能改变期望值。
第二个问题:怎么扛?就从上面来,均匀的不为常态时(出现较少)就会转变为小数,此时就应该重置账户,从头开始,但是已经亏损的怎么办?扛着! 这就是梯度控仓的概念,在原有基础上再加一层筹码重新开始,直到均与不均回归常态。
这种回归并不是某种模型的回归,而是市场长期状态的回归,或者可以这想(其实笔者也不喜欢这么比方,但这样更容易说清楚):市场包含 阴和阳两面,阴阳平衡并不是说两者时刻等量,而是阴阳大部分时间是不等量的,阳较盛时会往阴上转换一部分,阳衰时会得到阴的一部分补充 —— 这是一个时刻不平衡,又时刻要维持平衡的体系,这样的体系实际上只会有短时间的真正等量平衡(静态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动态的维系平衡的变换中。就像两个小孩坐跷跷板,就像一个沙漏里的沙子流动一样!
相反,我们中许多人可能潜意识会认为这个体系大部分时间是等量平衡的(静态的),只有短时间不平衡而已 —— 这才是最大的误区。
这对扛的方式有什么启发?!既然“大部分”时间是处于转化而非平衡中,我们等的就不是回归平衡,而是回归阳盛或阴盛的状态,因为这两种状态持续的时间最长,所以得用层码,类似1 1 1 1 1... 2 2 2 2 2 ... 这样的楼梯方式,这样的方式可以让你有一个“盈利期”,但并不会保证你“总体盈利”。 这个体系并不是阳盛的时候就会一直流向阴,也许会采取退二进三的方式。比如我欠你100块,并不会一次还给你,先还你50块,然后再向你借30块,最后再一起还你80,才还清!
那么最后让你“总体盈利”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就是“不均匀”时的仓位!反人性反的就是出其不意,盈利总会在你意料之外的地方才有。那种逆向亏损加码,平时小盈不断,但可以一夜回到解放前 —— 这一段是一种均匀状态(常态),而回到解放前后 继续爆仓—— 这后面多余的部分就是不均匀状态(非常态)。反人性就取这一段!
本站文章除注明转载/出处外,均为本站原创或翻译。若要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处,尊重他人劳动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链接 : https://www.inlojv.com/3726.html